一、公司主營業務是軌道交通勘察設計等,公司收入確認原則及周期,公司合同負債及合同資產情況?
公司所從事的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服務貫穿軌道交通建設的全過程,項目周期通常在5-8年。公司以不同階段成果的轉移交付作為進度確認節點,以客戶確認或第三方證據作為依據,按已完成進度節點工作量占項目全部工作量的比例確認收入。
公司根據履行履約義務與客戶付款之間的關系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合同資產或合同負債,公司已向客戶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且該權利取決于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列示為合同資產,公司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義務列示為合同負債,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以凈額列示。由于各項目收入確認節點與收款節點存在一定差異,具體數值有所波動。
二、土地財政政策收緊背景下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公司核心業務為軌道交通工程勘察設計業務,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政府財政資金、投資建設單位發債等自籌資金以及PPP等模式社會資本融資等。土地財政政策調整對各地政府財政資金有一定影響,部分地區回款周期有所延長,但勘察設計費用在工程建設投資中占比較小,且公司客戶主要為各地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國企單位或政府部門,整體的資信狀況良好,償債能力較好,另外軌道交通工程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投資等均通過相關政府部門嚴格審批,總體風險較小。
三、公司2023年上半年經營拓展情況如何?
公司全面有序開展各項生產任務、加強經營拓展,目前在手訂單充足。2023年初至今,公司已單獨披露的新簽訂主要合同總額累計已超過2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速明顯。
四、公司關聯交易占比情況及未來預期?
受廣州及外地項目實際進展情況等因素影響,公司關聯交易占比情況存在一定波動。公司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勘察設計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在廣州市場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公司將積極拓展省外業務,加快省外業務的項目建設進度,著力提升非關聯交易業務占比。
五、公司如何對外拓展業務?
公司始終重視外地業務的拓展,除廣州本部外,在華南、華東、中南、東南、西部、華北六大區域設置了屬地化分支機構。公司主要通過品牌宣傳、業務溝通、技術交流等多種方式增進國內主要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業主對公司的了解;通過提前介入項目,準確把握項目情況,為省外業務拓展奠定基礎;通過承接單一工點或系統設計,從點到面,逐步向總體總包或總承包類項目發展,建立起良好合作聲譽,逐步開拓市場,通過逐漸完善外地市場屬地化服務團隊,加強總部技術團隊配合和支持,對現有分支機構進行改擴建,統籌布局新分支機構,由單一城市覆蓋周邊的區域化發展等措施保障省外業務的發展。
六、國家對軌道交通建設政策收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
軌道交通的相關建設規劃需有權部門批準實施,相關規劃的制定與批準需滿足一定的條件,相關政策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有助于引導城市軌道交通良性、有序發展。
公司所處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咨詢行業處在產業鏈的上游,具有較高的資質門檻,對項目工程建設起到整體規劃設計、指導把控的關鍵作用。相關政策能夠促進公司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為日后承接相關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業務作好準備,整體來看對行業及公司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七、公司未來業務發展規劃?
“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積極推進構建“設計+數字科技”戰略發展模式,以設計業務為基礎,持續拓展軌道交通核心業務,加快發展軌道交通上蓋開發、地下空間及市政、工程總承包等業務,結合數字科技發展趨勢,著力培育工程數字化、智慧地鐵、節能環保、裝配式建筑等業務;利用BIM技術和數據互聯互通,實現生產過程和生產管理過程數字化,逐步形成智能設計、智能審圖能力,提供智慧建造、智能運維平臺服務,參與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相關工作,提供地下工程管理平臺、地鐵線網安全運行預警平臺等服務。
八、公司TOD業務、城際業務開展情況?
公司的TOD業務主要系指軌道交通上蓋開發業務。2022年,公司成立TOD發展中心,充分發揮總體總包單位在“軌道+開發”的聯動優勢,并中標武漢TOD項目;城際業務方面,廣州地鐵集團承接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線路主要建設任務,有利于公司利用技術優勢進一步拓展城際業務,目前公司承擔了南珠中城際、佛穗莞城際等城際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
在新的規劃期,公司將積極培育在TOD、城際業務方面的綜合服務實力,同步拓展各區域市場項目,不斷提升項目效益,促進公司業務多元化發展。
九、公司新成立能源公司情況及業務規劃?
公司新設立的廣州科慧能源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軌道交通、民用建筑等領域的高效空調系統、儲能、蓄冷、光伏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節能環保工程設計與系統集成,節能控制柜及電氣柜銷售,空調節能控制系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開發運維與管理服務。
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技術是公司在“十四五”規劃期“12433”發展戰略中的培育業務之一。公司將借助技術優勢,助力科慧公司實現相關節能環保技術的產業推廣,加大在能源領域的新型業務布局,促進公司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十、公司在智慧軌道交通領域的業務布局?
公司擁有領先業界的智慧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為智慧城市軌道交通提供成套技術解決方案。基于穗騰OS2.0操作系統的研發背景,公司擬與廣州地鐵、騰訊公司共同設立合資公司,開展穗騰OS2.0的商業化轉型。新設的合資公司將采用“平臺+生態”的業務發展模式,以穗騰OS為支撐,聚合產業鏈上下游各類供貨商與業務服務方,打造端到端一站式智慧城軌服務,面向公眾、供應商、行業用戶、政府提供的個性化與共性化的定制服務,未來將從軌道交通場景出發,逐步開展智慧城市應用試點,打造大灣區智慧綜合平臺。
十一、公司如何實現降本增效?
公司圍繞降本增效,深入開展費用管控工作。“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積極推進構建“設計+數字科技”戰略發展模式,利用BIM技術和數據互聯互通,實現生產過程和生產管理過程數字化,逐步降低人工成本,有效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
十二、公司資本運作規劃情況?
公司按照相關政策要求及自身的發展戰略,不斷深化國企改革,提升資本運作能力。公司將充分借助資本市場及相關政策,適時推進“二次混改”再融資和上市后首次員工股權激勵計劃,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發揮人才優勢,不斷保持和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