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事會秘書王清剛向參會人員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主要業務領域及主要產品、發展狀況和公司未來發展方向。
二、就參會人員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交流的主要內容如下:
1、從公司戰略角度出發,公司對新能源業務的規劃是什么?
未來,公司將結合在綜合能源及儲能等業務領域的成熟經驗,圍繞新能源消納、源網協同及新能源主動支撐等技術,進一步打造新能源解決方案,包括新能源全景監控系統、集中式光伏二次總包、分布式光伏EPC、新能源群調群控等應用。
2、國家在配電網方面的投資有什么展望?
根據國家在“十四五”期間電網發展的總體規劃,配電方面的投入比重加大,以提升電網對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消納的支撐能力,著力提高配網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推進配電設備向一二次融合的趨勢發展。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配電領域的廠商之一,起草并參與制定國網多項標準,配用電產業鏈齊全,配電數字式一二次融合關鍵技術實力雄厚,在配網主站、配電終端、一次設備及一二次融合裝置等方向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3、公司虛擬電廠業務目前是什么發展情況?未來有什么發展空間?
公司目前在園區級、負荷聚合商級和城市級三個層級開展虛擬電廠業務,相應的典型項目包括廣州明珠工業園虛擬電廠管理平臺、“粵能投”虛擬電廠管理平臺和廣州市虛擬電廠管理平臺。其中“粵能投”虛擬電廠在2022年升為南方電網虛擬電廠,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市場化運營的虛擬電廠。目前公司虛擬電廠的項目主要包括為客戶提供能源管控系統、相應設備、工程實施和后期運維服務。虛擬電廠作為用戶側用電管理的有效手段,順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公司虛擬電廠業務憑借多年為客戶提供市場化需求響應服務、實現削峰填谷,市場評價很高。依托獨立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及項目的優秀經驗,公司未來將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加大拓展市場。
4、公司的虛擬電廠技術突破哪些難點?
以南方電網虛擬電廠為例,公司推進布局云環境下的調度側虛擬電廠建設,利用容器化、微服務、分布式任務調度等先進技術,對虛擬電廠算法進行重構,提升服務的復用能力與數據的共享能力,使系統對錯誤數據、設備故障、功能模塊崩潰等具有容錯性,保障業務應用的連續可靠運行。
5、AI技術在公司業務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公司多年來已將AI技術與公司的調度、輸變電自動化等業務和產品融合,目前已成熟運用在負荷預測、新能源發電預測、設備狀態檢測、設備狀態評估、智能運維、網絡安全等領域。在產品層面公司自主研發的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帶電作業自動涂覆機器人等已成功應用于電力行業,滿足客戶需求并達到量產規模,獲得業界好評。
6、公司產品的整體毛利率在逐步提升,是什么原因?
在業務結構方面,公司積極拓展配用電、調度等技術相對成熟且毛利率較高的存量業務;在合同管理方面,公司對合同進行嚴格審定,評估項目帶來的收益率水平;在供應鏈方面,公司在供應鏈方面進行比價采購和降價談判,最大限度減少因成本提升導致的利潤下降問題。
7、公司配用電業務增速保持穩定的原因是什么?
配電方面,公司在一二次融合配電設備、調度/配電自動化主站、配電物聯網系列裝置、變壓器等業務核心技術力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深度參與行業標準規范制定,累計中標額位于國網、南網集招前列。用電方面,公司的智能電表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完成國網、南網各項規范全系列電能表開發,實現國網統招、南網統招連續中標,關口表近半數省份批量中標。
8、能否具體介紹一下公司在配用電一二次融合領域的發展?
公司進入配電一次設備領域較早,在智能開關、變壓器、高壓電表等方面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優勢。隨著國網對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目標的提出以及對配電網水平要求的提升,配電一二次融合發展成為主流趨勢。公司深度整合配電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推出數字式一二次融合環網柜、變壓器、互感器、高低壓成套開關柜、數字式DTU、FTU、TTU等數字式配電終端,其中標準化罩式饋線終端項目滿足并推動了國網一二次融合柱上開關(標準化FTU)高質量發展,柱上斷路器增量和存量解決方案均納入國網標準化設計,以電子式傳感器和就地數字化原創技術為核心的一二次融合開關已在多省地市實現批量推廣應用。
9、輸變電作為公司傳統業務,連續幾年毛利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公司未來有什么展望?
輸變電業務未來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芯片、大宗物料等原材料價格的市場調整對公司的影響得到了控制。公司將持續跟進國網自主可控新一代變電二次系統的最新要求,圍繞國產化、自主可控的目標,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輔助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一代集控站、自主可控新一代智慧變電站、智能輔控、智能巡視等新型電力系統下的輸變電系統解決方案,將促進公司輸變電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