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主力出貨方法
莊家拉升和打壓股價的時候,確實經常使用自買自賣的手法(即對敲)。莊家對敲主要是利用成交量制造有利于莊家的股票價位,吸引散戶跟進或賣出.莊家經常在建倉, 震倉,拉高,出貨,反彈行情中運用對敲.本人認為莊家對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建倉通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在個股的K線圖上表現為股票處于低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沿10日線持續上揚.這說明有莊家在拉高建倉,然后出現成交量放大并且股價連續的陰線下跌,而股價下跌就是莊家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這期間K線圖的主要特征是:股票價格基本是處于低位橫盤(也有拉漲停的),但成交量卻明顯增加,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于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 這時的每筆成交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低位進行對敲散戶尚未大舉跟進).另外,在低位時莊家更多的運用夾板的手法,既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股民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拋出手中股票。
第二:拉升利用對敲的手法來大幅度拉抬股價.莊家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 制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升股民的期望值,減少日后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散戶跟他搶著出貨).這個時期散戶投資者往往有買不到的感覺,需要高報許多價位才能成交,從盤口看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而每筆成交量明顯有節奏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有3位數以上, 股價上漲很輕快,不會有向下掉的感覺,下邊的買盤跟進很快, 這時的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因為對敲拉抬股價,不可能象吸籌時再投入更多資金, 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出現"價量齊升",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第三:震倉洗盤因為跟風盤獲利比較豐厚,莊家一般會采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從盤口看在盤中震蕩時,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放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敲手筆控制股票價格造成的; 第四:對敲拉高當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后, 股評家也都長線看好,股價再次以巨量上攻.這時莊家開始出貨, 從盤口看往往是盤面上出現的賣二,賣三上成交的較大手筆,而我們并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而成交之后,原來買一或者是買二甚至是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小了,這往往是莊家運用比較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布下的陷阱, 散戶吃進的往往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接莊家賣出的往往是跟風的散戶。
第五:反彈對敲莊稼出貨之后, 股票價格下跌,許多跟風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套牢, 成交量明顯萎縮,莊家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這時莊家不會向以前那樣賣力了), 較大的買賣盤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莊家此時對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后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
一、通過拉抬指數,制造盤面虛假上漲,掩護資金出逃。這個手法在07年5.30行情后就開始密集被使用。5.30政策的打壓,從根本上給了主力一個很強烈的退場欲望,由于印花稅事件事發突然,不少主力倉位很重,在拼命拉高護盤后,開始籌謀借助工行、中行等權重股拉高指數,一時間,大盤藍籌股聞風而動,將指數推高到6124點,在指數瘋狂上漲的過程中,不少投資者發現,市場上大面積的個股都是不斷下跌,一些投資者被指數的紅盤麻痹,總覺得“一九”、“二八”行情后,自己的股能夠漲上去,最終被落在山崗。
二:利用長下影線引誘和麻痹大眾止損意識。事實上,目前有80%以上的投資者都是因為沒有及時止損而造成虧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投資者風險意識的麻痹呢?這和主力利用所謂的探底調整有很大關系,主力將籌碼繼續不斷開始向散戶倒騰,不少個股在每天的開盤中被直線低開,然后在臨近收盤的時候又被大單強行拉上去,日K線上留出很長的下影線,投資者以為短期調整即將結束,繼續持倉觀望,或者有的倉位不重的投資者干脆繼續加倉,試圖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有的老練老道的朋友甚至在臨近收盤的最后幾分鐘買進,但是,隨后的時間里,幾乎天天都是低開3%以上,這種一買就套的情況,讓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這樣的溫火煮青蛙方式被不少主力采用,成為主力套牢眾多投資者的陰險手段。
三、無量陰跌替代放量暴跌。有出走意圖的幾個判斷依據,其一是換手率超過10%警戒位,其二是成交量比最近交易日持續放大幾倍,其三是技術破位。另外我們還可以仔細看到不少高價金融股和地產股主力都是采取這個方式有預謀的集體出逃。當一種手法被市場廣泛熟悉后,主力就必然會切換招數引誘大眾上當。這種出貨手法較隱蔽,不易引發跟風出貨的現象,對股票后市的走勢也留有余地。目前以深萬科為代表的地產股,以浦發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都形成標準的均線空頭排列,日K線上進入明顯的下降通道,表明大資金已慢慢離場。這種出貨方式與震蕩調整蓄勢行情表現相似,很難區別,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失誤。但是其典型的破綻就是每次的反彈都走不過前期高點,這也是封起不斷提醒投資者果斷離場的重要技術依據。
四、制造虛假搶盤跡象,引誘技術派上當。主力要出貨必須要讓市場相信自己不會出貨,如果市場大眾發現了,主力自己肯定會被套。因此,在主力出貨這個階段,經常能夠聽到市場很多相關這類股的好題材,好消息,好業績等等,同時,技術圖形上,會顯得很好看,越是技術圖形好看的K線,就越具有欺騙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把時間推回到2007年元月,大盤K線很多時候是刷出大陰線,主力故意制造盤面難看的技術走勢,結果在欺騙市場投資者交出籌碼后,大盤義無返顧地沖出一個又一個新高。而目前呢,技術K線的一個個探底神針背后,大盤的重心卻不斷下降。
因此,在對待市場操作中,投資者不要輕易被主力欺騙,越恐慌的時候,越要看到希望,越感覺有希望的時候,越要意識到莊家在引誘。看待問題,絕對不要想當然,更不能夠一根筋到底,而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不同的思維意識下去推斷和求證。
在技術手法上,不要沉迷和偏信,應該將自己多年培養起來的實踐經驗與政策面,消息面多重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豐富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