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公式的理論依據(進階教程)

任何的技術指標都是基于價格運行的原理而建立的,指標通過圖形化或者量化的方式,直觀的展現了K線運行的階段或者是價格波動的高低階段。MACD指標就是利用了價格波動的快慢變化原理,以圖形的形式顯示快慢變化,從而詮釋了價格的波動。對于MACD指標運用不是很熟的朋友,請先閱讀前兩篇文章:MACD基本概念和應用法則MACD的形態與含義

一、解讀MACD指標中每個參數的含義:

MACD的公式: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

DIF:DIF是用一個短期(12日)的價格平均值-減去一個長期(26日)的價格平均值,也就是短期平均價格與長期平均價格的距離(這里所說的平均值并不是簡單的平均值,而是利用了權重的移動平均值,意思是越接近當前日期的值,對平均值的影響越大)。

那么當DIF值為正的時候,說明短期(12日)的平均價格,比長期(26日)的平均價格高。當DIF由上揚出現拐頭向下的時候,說明短期價格由原來的增長變為下降。相反亦如此。

DEA:是對DIF的9日DMA平滑處理,意思就是DEA是一個9日的DIF均線;那么DEA數值的變化是慢于DIF的變化的,由于做了平滑處理,在股票分析軟件中我們通過肉眼經常看不出DIF波動引起的內在波動。

MACD值:是2倍的DIF-DEA,我們只需要弄清楚明白DIF-DEA代表什么。DIF-DEA即DIF值減去DIF9日均值,即指標中白線與黃線的差值。其中2倍只是為了數值變化在軟件中看起來更清晰。

所以,我們看到的MACD金叉與死叉,指的就是一個周期內趨勢有可能終結的一個信號;紅綠柱的長短變化,指的是上漲或下跌在速度上的變化。

二、金叉死叉的錯誤信號原因:

MACD指標的金叉與死叉(DIF上穿DEA與DIF下穿DEA),表示著著短期趨勢打破了長期趨勢,代表著在以26日(默認值)波動為周期趨勢里,一個趨勢的終結。

我們實戰中可以發現,金叉與死叉往往有很多錯誤信號,實際上就是價格波動周期與指標設置的參數不同步造成的。若在小的價格波動周期中,如果仍舊使用大周期作為參數,就會出現頻繁的買入與賣出信號。而當你將參數調整到合理的波動周期頻率時,又會發現信號非常準確。

所以實戰中,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交易類型(長線、中線、短線、超短線)來設置參數周期

三、MACD背離到底指的是什么?

頂背離:指價格在第N波上升中創出新高,而DIF與DEA形成的N-1與N次波峰中,第N次波峰比第N-1次波峰小。如下圖

macd頂背離詳解

底背離:指價格在第N波下跌中創出新低,而DIF與DEA形成的2個N-1與N次波峰中,第N次波峰比第N-1次波峰小。如下圖

macd底背離詳解

通過公式我們知道MACD指標的DIF、DEA、MACD值都是在表述一次波段的上漲或下跌速度(或幅度),那么當第N次上漲或下跌幅度小于第N-1次上漲或下跌的速度(或幅度)時,就會出現背離現象。那么我們可以推論出,MACD的背離現象實際是在描述價格的波動變化,即從一個上升趨勢轉變為一個下跌趨勢,它必然要經歷一個加速到減速的過程。那么懂得這個道理,就很簡單了。那么,

頂背離的含義,即股價創新高的力度在波段中衰減。

底背離的含義,即股價創新低的能力在波段中衰減。

如果是經驗豐富的老手,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實際可以從k線中直觀的感受到背離的出現。如下圖:

macd背離詳解

說到這里,價格波動實際上是一種自然的行為結果。在無外界特殊力量的阻擋下,它必然滿足一些自然規律。K線的偉大之處,在于清晰的描述了它的走勢,MACD指標只是用另外一種方式描述了它的特征,如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善于觀察,便能道法自然。

原創作品,如引用或轉載須注明來自“樂咕樂股網”,并附加文章鏈接。
漲(6)
投資有風險,本站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夠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