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研判技術精解
對于投資者而言,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技術派的高手,想要在這個市場中獲得利潤,最忌諱的就是逆勢而為,那么這里面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做好對盤面的分析,做好大盤趨勢的研判,在這里我們就重點探討研判大盤走勢的技術。我們可以把該技術分為幾個模塊,一方面是市場氛圍,另一方面是一些經典的技術形態和常用的指標,其次我們也可以從盤感的角度進行分析等等,那我們先看看市場氛圍。
一、市場氛圍對大盤的影響
我們在對市場盤面進行研究的時候市場氣氛也是我們需要重點參考的,主要有這么幾種方式:
1.通過個股看大盤──龍頭效應
在大盤見底的時候,一般都會龍頭股帶動大盤上漲。因為,龍頭股都是先于大盤見底上漲,在股市中形成賺錢效應,然后激發人氣,拉動大盤上漲。當龍頭股見頂的時候,人氣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所以,一旦龍頭股開始走弱,那么大盤的頂部也就不遠。
2.通過熱點看大盤──板塊效應
我們知道,在大盤指數企穩上攻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權重板塊或者龍頭板塊的拉動,比較典型的是券商板塊,一般而言券商板塊可以當成市場的風向標,因為如果市場一大波行情來臨,受益最大的就是券商板塊,而當市場有大幅度的下跌的時候利空最大的也是券商板塊,而其他市值較大的,如銀行、保險等板塊也會對指數的沖關形成效應。
3.通過媒體報道看大盤——輿論效益
我們記得有這么一個故事:證券營業部的門口有一位賣早餐的大媽,一干就是 8 年。
有一回,我問她:“大媽您每天都在這里賣茶葉蛋,生意還好嗎?掙錢嗎?”
“其實,我不靠賣茶葉蛋掙錢的。”大媽回答。
“那靠什么掙錢?”我奇怪了。
“我靠炒股掙錢!”大媽回答。
我更奇怪了,“您為什么這么自信能靠炒股掙到錢呢?”
“道理很簡單啊。”大媽有了幾分得意,“我在這個證券公司門口賣茶葉蛋,每天都帶 100 個來,如果在當天賣出的茶葉蛋在 20 個以下,我就滿倉進;如果銷量在 20 個到 60 個之間,我就持有,如果連續一周都能賣完 100 個蛋,我就出貨了。”
“如果一個都賣不出去怎么辦?”我又問。
“那就只能說明一種情況,就是你們證券公司的人都窮得吃不起蛋了,那一定是百年未遇的大熊市到了,我會把我的早餐車都賣了,拿出所有的錢入市。”大媽堅定地說。
我又問:“那您現在掙了多少錢了?”
“這是秘密,反正有不少。”大媽頗有幾分神秘。
那么,茶葉蛋里有什么樣的股市邏輯呢?
大媽的早餐生意是在證券營業部門口進行的,那么她的顧客主要就是兩種:第一種,證券公司工作人員;第二種,經常來營業部里做交易的股民。她的顧客群是有區分的:證券公司的工作人員是常客。只要習慣了買她的茶葉蛋吃,就應該會天天買,像我和我的同事們購買茶葉蛋的數量每天大體都是固定的。經常來營業部里做交易的股民,他們是散客。他們購買茶葉蛋的數量和股市行情的好壞有密切關系。
行情好的時候來的人多,買茶葉蛋的人也就多,當行情到頂點的時候,人聲鼎沸,100個蛋全班賣完的情況很可能出現。行情差的時候來的人少,買茶葉蛋的人也就少,當行情低迷到最低谷的時候,門可羅雀,散客們一個不買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這時候,買蛋的可能就只有我和我同事們了,這應該就是大媽說的低于 20 個蛋的情況。
4.指數背離法則判斷大盤的頂部
經過研究發現,當平均股價指數能夠真實反映大盤的漲跌,而上證指數由于指數的算法問題導致有失真現象。到主力出貨,大盤要見頂的時候,經常會拉動一些指標股來掩飾大盤的下跌,結果造成了兩個指數的背離。因此,當兩個指數背離的時候,應該開始注意大盤是否要形成頂部了。
5.大盤底部的判斷──回調法則
大盤的底部可以用從最高點的回調幅度來進行基本的估計,比如波段回調的 50%和黃金分割線 0.618 都是比較重要的位置。在這些地方,可以密切關注成交量的放大情況,綜合判斷底部的形成。
6.“歷史必將重演”,這是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之一。
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掌握正確的炒股理念。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預知未來。所以,這個空倉課題的答案還是必須從股市的歷史中去尋找正確的答案。這個研究是建立在下面這個假設之上的。假設您是炒股的“頂尖高手”,可以抓住大盤的每一個上漲波段,在大盤每次上漲的時候,持有股票;在大盤每次下跌的時候,空倉;并且,不參與大盤的橫盤,在大盤橫盤的時候,保持空倉觀望。這樣,我們把大盤每年提供給我們賺錢的時間都統計一下,看看每年到底有多少時間持股,有多少時間空倉。在盤面趨勢向下的時候空倉也是一種策略。
二、大盤不同階段盤面特征:
① 日 K 線大小形態特征:前期經過長時間大幅下跌后,大盤平均市盈率較低,一般在20 倍左右,當然隨著與國際接軌,這個數據會降低。(如果大盤平均市盈率在 15——20 倍之間,將絕對是一個長期大底,如果出現,可以傾家蕩產買入,市盈率的數據可以到交易所網站去查)。K 線以小陰、小陽或十字星震蕩走勢不斷出現,震蕩下跌的過程中縮量而不破位,前期低點對當前低點形成了強大的支撐。低點附近會出現復合見底 K 線語言如:小組合的 17 種,大組合的 6 種,大盤形成 V 形底的情況多為熊市中的反彈。
②成交量特征:成交量由下跌初期時的放量已萎縮成豆粒般的地量,中期底部成交量會有一個放大、萎縮交替出現的過程,關鍵就是在萎縮的過程中不創新低。底部后期成交量會由小逐漸變大,要連續放大,并且收出大陽線,那么底部徹底成立,如果量放大,收大陰線并且破位,將會產生新一輪的下跌。
③時間特征:中期大底形成的時間較長,通常會在 1——3 個月左右,和前期相比,震蕩幅度最小,通常在 10%——20%之間,指數最低區間的成交量堆最小,底部后期收出放量大陽線是莊家建倉接近尾聲的信號,短期底部受政策影響通常形成 V 形反轉。
④切線和均線特征:股價已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隨著時間的延長,有時可畫出道氏直線,在底部跡象形成時,5 日、10 日、20 日、30 日均線基本粘合在一起。K 線上穿 20 日均線是底部到來的預測性信號,而一旦 20 日均線形成明確的上升趨勢是底部形成的真正信號。
⑤龍頭股、板塊與大盤關系特征:在指數底部有形成跡象時,一部分龍頭個股或板塊已經開始啟動。
同時,市場上的滬港通數據也會對盤面產生影響,我們知道很多外圍資金會通過滬港通的通道進入中國,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外圍資金歷史上多次對 A 股市場進行過精準的抄底和逃頂,所以這個數據也是我們需要重點監控的。
三、橫向比較均線
在實戰中,我們判斷大盤走勢的冷熱強度還可用到橫向統計的功能,比如統計收盤價在 5日成本均線上的個股數及其占總股票數的比例,類似的還有 13 日成本均線、34 日成本均線、250 日成本均線統計等,以此來判斷大盤即時的冷熱強度,從而判斷大盤的階段性底部和頂部, 其核心思想依然是“盛極而衰”、“否極泰來”。 在統計中,我們發現:
(1)當收盤價在 5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和在 13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同時達到 90%以上時,通常短線將可能產生回調和整理走勢,如是反彈行情,反彈行情將可能見頂。
(2)當收盤價在 5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和在 13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同時達到 90%以上時,并且收盤價在 34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達到 70%以上時,通常見中級行情頂部。
(3)當收盤價在 5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和在 13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同時達到 90%以上時,并且收盤價在 34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和在 250 日成本均線上比例數達到 90%以上時,通常見超級大行情頂部。
(4)在判斷市場底部時,當 5 日、13 日、34 日、250 日成本均線上的股票比例數都小于 10%時,通常可見短期底部,特別是當 34 日、250 日成本均線上的股票比例數小于 5%時,通常大盤可見中期底部,過不了多久大盤就可展開中級行情。
拒絕下跌,甚至形成了上升的走勢,這是主流資金在進場建倉。龍頭股拒絕下跌或形成了上升趨勢恰恰是第一條 K 線形成震蕩不破位的原理。因為這是主流資金的建倉區。小結:見底 K 線語言;成交量出現建倉特征,再次縮量不破位;五日均量線上穿 60 日均量線,并收出大陽線;時間具備建倉條件;20 日均線走平或上翹,當這五個條件都滿足的時候,才能確定底部的到來,尤其是成交量連續放大收陽線和均線由粘合逐漸轉變為上穿和多頭排列是必要條件,否則,一律當做熊市中平臺和底部跡象來看待,還不能判斷主力是在建倉階段還是下跌階段。熊市中的反彈和短線底部不必遵循這些條件,它依然屬于下跌中的組成部分。
四、大盤中期上升時的盤面特征:
①日 K 線大小形態特征:陽多陰少,陽大陰小,陽線快速吞沒陰線,上漲時的調整是為了后期更好的上漲;【使用的 K 線語言為:上漲大陽線,陽線右肩十字長(星),兩紅夾一黑,升勢三(雙)鴨,多方尖兵,大組合 4 種】
②成交量特征:量能逐漸放大,量價配合:上漲放量,調整縮量;
③時間特征:大盤中期上升的時間較長,至少會在一個月以上,甚至長達一年以上,上漲的幅度也應該在 50%——100%以上,上漲時需要的五日成交量是底部五日成交量的 2——3 倍多,單日的最大成交量是底部單日最小成交量的 4——6 倍多,上漲過程形成的成交量堆形態是一個緩慢的爬坡形態。成交量越大,上漲的幅度越高,持續的時間越長,說明莊家介入的越深。
④切線和均線特征:趨勢線的方向已經向上,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同時保持著上升的趨勢,形成多頭排列,指數沿著五日均線或十日均線上行,下跌一遇到或還沒遇到 20 日均線就會受到支撐。⑤龍頭股、板塊與大盤關系特征:龍頭股和熱點板塊已經進入初升和主升浪,這是主流資金在推升股價。必須有熱點板塊輪動,上漲才能持續。在一輪上漲趨勢中,大盤的上漲若非主流熱點板塊的支持,這輪上漲的實質意義就不存在,這種上漲的時間也必將極短,通常是由一種大的利好政策引起,可以這樣說,大盤每一輪上漲均是在市場主流熱點板塊的啟動下在主流資金的推動下完成的。(先是普漲反彈,然后是一兩個熱點板塊,然后在挖掘熱點板塊輪動,每一個熱點板塊都只有幾只龍頭股,所以大盤的每一輪上漲也是有 20—30%左右的強莊,50%左右的跟風股和 30%左右的弱莊或無莊股組成) (指數上漲周期越長,頂部形成的時間越長,成正比關系)
五、大盤中期頂部盤面特征:
①日 K 線大小形態特征:前期經過長時間大幅上漲后,大盤市盈率已經偏高,歷史性的高點一般會在 55 倍左右,如果到達 55 倍以上,不管有什么利好,作為中長期投資者,都一定要全部清倉。高位收出大陰線、吊頸線,射擊之星等復合見頂 K 線語言,是頂部到來的預警信號,大陰線收復的時間大大延長,陰線變大,陽線變小。從 K 線形態上看,大盤短期頂部都是倒 V 形。中期頂部大多會形成 M 頭、頭肩頂、喇叭形、塔形頂等形態,如果大盤前期的上漲是中線上漲,而后形成第一個倒 V 形頂部,那么絕不會就此轉勢,而是會繼續形成復雜頂部。
②成交量特征:高位大陰線等見頂 K 線語言對應著巨幅的放量是頂部最明顯的預警信號,低位放量是建倉,高位放量是出貨,臨盤不要做任何幻想。如果是中期頂部,股價再創新高,而成交量的波峰比前一個新高成交量的波峰低,也就是說頂部量價背離,肯定是頂部到來。中期頂部形成的震蕩形態的成交量形態與 K 線走勢相似。
③時間特征:從時間上說,如果上漲為短線性質,時間短,那么頂部亦為短線頂部,持續的時間也短;如果上漲為中線性質,時間長,那么頂部亦為中線頂部,持續的時間也長,上漲需用的時間和頂部持續的時間大致相當。頂部時,指數基本停止上漲,從成交量形態上看會形成一座量的山峰。頂部的到來說明莊家正在一步步離場。
④切線和均線特征:原來的上升趨勢線已被向下突破,隨著時間的延長可以畫出道氏直線,20 日均線的斜率由陡峭變為平緩,是頂部到來的信號,K 線向下擊穿 20 日均線,是頂部形成的真正信號。
⑤龍頭股、板塊與大盤關系特征:在指數頂部有形成跡象時,一部分龍頭個股甚至先于指數形成頂部,或者同期形成頂部。大盤創新高,而個股不再普漲,而是出現分化,只有少數板塊在補漲,尤其是指標股在補漲。這是主流資金在出貨,在兌現利潤。
六、大盤中期下跌時盤面特征:
①日 K 線大小形態特征: 陰多陽少,陰大陽小,陰線總是快速吞沒陽線,下跌中的反彈是為了后期更有力的下跌;
②成交量特征:量能逐漸萎縮,在量能沒有放大之前,任何做多的操作都是錯誤的,下跌時的誘多走勢就是常說的技術上的反抽,它與上漲時的最本質區別就是成交量不能連續放大;(下跌趨勢形成后,不管量大量小,都不會改變下跌的趨勢)
③時間特征:中期下跌持續的時間會較長,通常幾個月,下跌的幅度為高點的 38.2%——61.8%。成交量形態始終保持逐漸萎縮的下坡形態,尤其要從每一個反彈高點看。 ④切線和均線特征:趨勢線的方向已經向下,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同時保持著下降的趨勢,形成空頭排列。指數在五日均線的壓制下下行,反彈一遇到二十日均線或還沒遇到二十日均線就會受到壓制,掉頭向下。(個股遇到三十日均線)
⑤龍頭股、板塊與大盤關系特征:先普跌,然后一定是板塊輪動下跌,也就是常說的補跌,(大勢持續下跌時,手中的股票不跌或微跌,先出來為好。)這是主流資金砸盤的階段,為下一輪坐莊做好準備。
七、經典技術指標的應用
1.大智慧 TS 診斷
采用一組特定的時間序列 9/13,通過產生序列的信號,用來觀察市場上出現的上漲或下跌趨勢。通過連續 9 天趨勢確定一個結構,隨后 13 天的特定組合確定一個計數。用結構判斷波浪行情走勢,計數判斷一波較長周期行情的趨勢。結構的使用:結構是由同一趨勢,連續 9 天達到特定條件的 K 線所組成。當結構發展接近 9 時,市場的力道可能衰竭,會出現調整。
如果一個強勢行情,在結構 9 結束以后不會出現相應的回調。那么超贏序列指標將會進入 13 的計數部分。在整個序列中 9 和 13 為關鍵點位.9 天的結構單獨有效,13 天的計數必須基于 9 天結構完成的基礎上,是結構的延伸。我們通過精準的模型分析幫助用戶找到最佳進出場點位。
超贏趨勢:
(1)超贏下降趨勢線:綠色線形,分為實線和虛線。如下降趨勢線被突破,則為實線,行情將會進行反轉。
(2)超贏上升趨勢線:紅色線形,分為實線和虛線。如上升趨勢線被突破,則為實線,行情將會進行反轉,趨勢變為向上發展。
超贏風險線:
完成一個標準的 9/13 結構的時候,將會出現一條粉色的超贏風險線。也可以稱為超贏止損線。實線為突破,9/13 趨勢失效,投資者可以考慮止損。
2.MACD 頂底背離和金叉、死叉也是我們研究大盤頂底的利器
MACD 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MACD 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看起來更方便。當 MACD 從負數轉向正數,是空轉多的信號。當 MACD 從正數轉向負數,是多轉空的信號。當 MACD 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
3.KDJ 的頂底背離和金叉、死叉也是我們研究大盤頂底不錯的指標。但是大家注意 KDJ 的指標速度較快,需要結合如 MACD,RSI 等指標進行綜合判斷。
大智慧高手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