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事件的回顧與總結

半夜雞叫,財政部將印花稅從2007年5月30日起從原來的0.1%調至0.3%,5月30日當天上證指數單邊下跌超過6%,近1000支個股跌停,當時比較強勢的版塊是房地產版塊,最火的是北京奧運版塊,北京城建和中體產業當日都強勢維持紅盤。與現在不同的是,530以前的行情并不是大盤股行情,主要是一些低價股在漲,不管業績如何,雞犬升天。這些股票很多連續跌了4個跌停,530過后,大盤股狂飆,中國平安直接拉到了147元。

次日,上證指數在最多下跌4%的情況下,基金重倉股大幅拉升,中國銀行、國陽新能直接拉起,上證指數收盤漲了1%多,另外,中體產業更是上演了從最低跌停到漲停的好戲。總體來說,這些走的好的股票還是那時候的強勢股,跌停的股票還是沒有起來的跡象。放到現在來看,119跌停的股票,不適合介入,正確的操作應該是在明天殺跌時買119的強勢股票,放到今天,筆者感覺應該是高送轉和預增股。

如果再5月31日抄底了,那么6月1日開盤一定要都拋出去,因為真正慘烈的是6月1日、6月4日,兩日大盤暴跌10%,那時候真的是主力完全放棄了防守,那時候影響輿論的是“資本利得稅”,放在現在,懸在上方沒有爆出的利空就是“傘形信托”的監管。大家要注意消息面這方面的動作。

6月5日是大逆轉的一天,上證指數以3564點開盤,最低探至3404點,最高漲至3768點,全天上漲96點,漲幅2.63%,振幅接近10%;深成指走勢與滬市基本相同,但走勢更強,深成指以11171點開盤,最低探至10652點,最高漲至12017點,全天上漲549點,漲幅4.79%,振幅接近12%。530暴跌也就在這一天結束。二市漲停個股超過60家;除ST股票外,收市后跌停個股只有35家。漲幅居前的,除了節能環保板塊個股整體表現較好外,大部分為低價反彈股,此外還有少數有注資題材及中報預增的基金重倉股,如廣船國際、云南銅業、宏達股份。

在整個530期間,只有31只股票創了新高,除了當時的股改復牌和重組股以外,其余都是中報預增和基金重倉的股,這也為之后的行情發展中的優質股的上漲奠定了基礎。

從“5·30”暴跌中吸取教訓 

西方有句諺語:只有在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后來有人把這它搬到股市上來,形容只有在股市下跌時才會發現什么樣的股票是好股票,什么樣的股票是壞股票。事實上,在大盤一路上漲的時候,提醒績差股有風險是很蒼白無力的,因為其股價的不斷上漲掩蓋了風險。“5·30”暴跌改變了這一切。當人們切實感受到市場壓力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怎樣來回避風險。在這個時候,那些業績好的股票雖然在短時間內也可能因為恐慌等因素而下跌,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因為其投資價值的顯現而吸引投資者介入,從而止跌回穩,回歸到上升通道之中。相反,那些績差股本來就是在朦朧消息的影響下靠各路資金的炒作而上漲的,現在這些資金一撤,公司的價值根本就無法支撐股價,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大幅下跌。“5.30”暴跌開始后,有人發現僅僅是幾天時間,那些績差股就跌去了兩周甚至是一個月所積累下來的漲幅。而績優股不但很快就收復了失地,有的還創出了新高。由此可見,在市場上,還是那些真正有業績支撐的股票才是最能夠抵御風險的,也是能夠讓投資者放心進行投資的。

很顯然,“5·30”暴跌給人們的教訓是,如果只是追求短期內賬面上的盈利,不考慮公司業績,更不顧及股價下跌的風險,這種操作行為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它實際上完全忽視了對資金安全最起碼的保護。暴跌還告訴人們,績差股的炒作行情雖然可以轟轟烈烈,但終究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即便看上去量價配合得不錯,但如果沒有實質性重組等題材支撐,是不可能長久的。事實上,實質性重組不但需要時間,其難度也是非常高的,并不適合短線炒作。也許有人會說,我只是短線炒一把,股票一漲就賣。但是賣了這只又買那只,實際上還是一直持有股票,對績差股板塊來說,還是“長期投資”,這當然是風險巨大的。

“5·30”暴跌之后,市場開始出現結構性調整,資金開始流向績優股,績差股全面退潮。應該說,這是市場吸取暴跌的教訓,反思前期操作得失的結果,是好事。但愿廣大投資者都能夠從暴跌行情中學到有價值的經驗,不斷調高理性投資的意識與水平。

網絡收錄&整理編輯
漲(2)
投資有風險,本站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夠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