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盤資訊 2020-04-20 12:00:00
證券資訊
【上交所:部分跨市場指數異常 正在排查原因】2020年4月20日上午,中證1000、滬深300、全指醫藥等部分跨市場指數出現異常。(上交所發布)
【第5套標準再迎創新藥“考生” 科創板受理企業擴容至245家】科創板IPO“報考”熱情高漲。(上海證券報)
【國資委:汽車企業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2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汽車企業受銷售終端和供應商復工難等影響,銷量同比下降超過30%,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個億,特別是東風處在疫情中心,所以影響會更大一點。(界面新聞)
【國資委:優化國有資本布局 推動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今年是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的第一年,我們對今年改革的一些重點工作要求也已經部署了,今年改革大的方向包括: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別是要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化經營機制;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推動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引導企業進一步聚焦實體經濟,做強做精主業等。(證券時報)
【國資委:將指導中央企業加大新興產業布局】4月20日,國新辦就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國資委將指導中央企業化危為機,利用好這次科技抗疫中形成的研發優勢、產業優勢和成果經驗,加大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布局,加大在生命科學、遠程醫療、醫藥健康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信息同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和轉型升級。(證券時報網)
【國資委: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初步形成】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時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應該說已經初步形成了,目前正在履行審批程序。(第一財經)
【是否會調整央企今年的預期目標?國資委回應】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將正視困難努力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堅定信心千方百計的完成今年目標;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繼續保持戰時狀態,在動態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提高各項防控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的同時,實施任何舉措堅決遏制效益下滑的勢頭,盡快實現穩定增長。(界面新聞)
【國資委:努力做到出資企業不要出現倒閉和大幅度降薪、裁員】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三穩”一是要穩經營,二是要穩產業鏈,三是要穩企業,抓好各類風險防范,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除了像“僵尸企業”處置外,努力做到出資企業不要出現倒閉和大幅度降薪、裁員,不要給社會增添不穩定因素。(界面新聞)
【國資委:中央企業經濟運行已出現了經濟向好的跡象】國資委介紹,隨著國內經濟運行逐步趨于正常,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中央企業經濟運行已經出現了經濟向好的跡象,其中一季度中央企業原油原煤產量保持正增長。(界面新聞)
【國資委:石油石化等中央企業收入出現深度下滑】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國內外需求驟然萎縮、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部分能源類央企執行國家政策向全社會讓利,在市場和政策的疊加影響下,石油石化、航空、汽車、電網等企業收入效益都出現深度下滑。(第一財經)
【國資委:中央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萬億元 同比下降11.8%】今天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營情況。(央視新聞)
【央行:1年期LPR為3.85% 此前為4.05%】央行最新數據,4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此前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65%,此前為4.75%。(證券時報網)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不進行逆回購操作】據路透援引業內人士: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不進行逆回購操作。(第一財經)
【黃金與“印鈔機”的百年賽跑:黃金行情似乎還很長】根據我們的測算,過去的50年中,美元的含金量幾乎縮水了97%,其它新興紙幣對美元大都貶值90%以上,在黃金面前幾乎變得一文不值,主要發達紙幣盡管對美元升值,但在黃金面前也幾乎都成了“紙”。(中泰證券)
【中泰證券:各國央行“印鈔機”加速 黃金的行情還很長】中泰證券發文稱,據測算,過去的50年中,美元對黃金貶值了接近97%,其它新興紙幣對美元大都貶值90%以上,相對黃金則貶值幅度更大,主要發達紙幣盡管對美元升值,但在黃金面前也大幅貶值。(第一財經)
行業
【發改委: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發改委方面20日表示,將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促進光纖寬帶網絡的優化升級,加快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證券時報)
【廣東建科院研發全國首臺5G智能檢測車 “搶險神器”正式投入使用】道路塌陷、邊坡滑移、模架坍塌、管線爆裂……這些在城市里的突發事故如今有望通過一臺車進行“快速診斷”,為應急救援爭取“黃金時間”并在現場給出事故檢測結果。(廣州日報)